日前,湖南省工商局公布了三季度珠寶玉石產品質量檢測情況,近四成產品不合格。
記者走訪長沙市場時發現,正規商場專賣櫃台大都具有正規檢測機構的檢測証書,但是路邊小店基本上都沒有檢測証書。
珠寶玉石專家提醒消費者,珠寶玉石類產品應該是一物一証,消費者一定要記得索要鑒定証書。
多家珠寶商以次充好上黑榜。前三季度,省工商局從長沙、衡陽、株洲、湘潭、常德、邵陽、郴州、懷化、婁底9個地區抽取了131組貴金屬珠寶玉石產品。經檢測,合格81組,不合格50組,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定名錯誤。
負責此次抽檢的湖南國際礦物寶石檢測評估中心專家廖時亮表示,定名錯誤實質上就是以次充好,而且二者之間的價差巨大。
廖時亮告訴記者,市場上用黃色大理石冒充黃玉,用白色大理石冒充白玉的情況最多,大理石的價格均在20元以下,但“改名”后售價達幾千甚至上萬元。
廖時亮提醒消費者,購買珠寶玉石類產品,最好去專業的、大商超賣場,同時,珠寶玉石類產品是一物一証,消費者一定要記得索要鑒定証書。